你还有未签合同    立即前往    稍后再说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未注册的手机,验证后即完成注册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登录表示同意《金英杰用户使用协议》

其他登录

     

注册金英杰账号

请输入符合要求的密码

获取验证码

完成

会员需知

恭喜您成为金英杰会员,您将享有如下权益:

  • 观看,下载免费网课
  • 加入教辅QQ群
  • 在线学习直播课程
  • 在线购买图书、学习包
  • 电话咨询面授班次
  • 关注金英杰微信公众号
  • 收听、下载金英杰喜马拉雅音频电台课件
  • 随时随地登录金英杰移动端

金英杰医学

中医执业医师

全国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动态 > 资讯详情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梳理

来源:hbjyj       点击数:300      更新时间:2025-01-21

《中医基础理论》

考点梳理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或称“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心环节是五脏)

考点 1

1)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2)病理上的整体性:相互影响。

3)诊察上的整体性

4)治疗上的整体性

2.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1自然界的统一性

2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考点2 考例子

1,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2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

3症,症状体征的总称。症状:患者的自我感觉。例如:发热、怕冷。体征:医生进行检查所得到的的结果。例如:舌苔、脉象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1辨证(即辨识证候),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和辨病势等四个方面,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归的总体病机。

2论治(即论证治疗),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或挂施),并付诸实施的过程。论治过程的步骤,一般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等方面。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考点 3“同病异治”为什么,因为

证候不同

1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证的不同,因而治疗也就不同(举例)。(实质就是“证异治异”)

2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相同的治法来治疗(举例)(实质就是“证同治同”)

二、精气学说

考点 4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运动是精气的根本属性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

三、阴阳

(—)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的阴阳属性

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动能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3.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可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关系:1.2.3 考原文举例

1.阴阳的对立制约(“打架”)考点 8

含义: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

两个方面,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2.阴阳互根作用(“谁也离不开谁”)

含义:阴阳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互根: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考点9“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互用: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助长的关系。

考点10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无阳则阴无以为生,无阴则阳无以为化。”

考点11

阴阳互用关系失调表现 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

阴阳互用关系破坏表现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3.阴阳消长平衡

含义: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限度内互为消长的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是一个量变过程。

4.阴阳交感互藏

含义: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5.阴阳相互转化

含义: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物极),可以各自向其对方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如:昼夜中,阴阳的转化:

转化的条件:考点 12

1)阴阳互根,内在依据。

2)阴阳至极,物极必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6.阴阳自和(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防治

考点 13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阴盛则寒→实寒证 阳盛则热→实热证

阳虚则寒→虚寒证 阴虚则热→虚热证

考点 14 阴阳偏盛者

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的原则

阴偏盛→实寒证→寒者热之

阳偏盛→实热证→热则寒之

考点 15 阴阳偏衰者

用“补其不足”,“虚则补之”的原则

阴偏衰→虚热证→阳病治阴(阴虚)→壮水主之,以制阳

阳偏衰→虚寒证→阴病治阳(阳虚)→益火之源,以消阴

四、五行学说

(—)概念

1.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的特性考点 16

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的性质,引申为具有滋润、向下、寒凉、闭藏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属于水。

火曰炎上:火具有炎热向上的性质,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属于火。

木曰曲直:木具有能曲能直,向上向外舒展的性质,引申

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属于木。

金曰从革:金具有变革的性质,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发声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属于金。

土爰稼穑: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性质,引申为具有受纳、承载、生化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属于土。

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考点 17 相生关系

1含义:生,资生、助长、促进之意。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作用。

2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关系: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个方面的联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将其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

五行相克考点 18 相克关系

1)含义:《尔雅》:“克,胜也。”有克制、制约的意思。所谓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和制约的作用。

2)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关系: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和“我克

"两个方面的联系。《内经》中称其为“所不胜”与“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

2.五行的制化

1)含义: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

持平衡协调的关系。(2)规律: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

3.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五行相乘(过克)考点 19

1含义: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2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反克)考点 20

1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

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

2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

火乘金,金乘木。

考点 21 必考

图片4.五行的母子相及考点 22 相生的病理

母及子(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

子行,引起母子两行皆异常。其与相生次序一致,如木影响到火,就叫母及子。(举例)

子及母(子病犯母):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引起母子两行皆异常。其与相生次序相反,如木影响到水,就叫子及母。(举例)

考点 23

相乘相侮的病理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

4.用于疾病的治疗——确定治疗原则与治法

1)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与治法考点 24

①治则:补母泻子,即《难经·六十九难》所谓的“虚则

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②治法:

滋水涵木——滋肾养肝法(肝阳上亢)

益火补土——温肾(阳)健脾法(脾肾阳虚)

培土生金——补脾养肺法(脾肺气虚/脾肺两虚)

金水相生——健脾益肺法(肺肾阴虚)

益木生火

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与治法考点 25

①治则:抑强扶弱,即抑制克者之强,扶其被克者之弱。

②治法:

抑木扶土——平肝和胃法(肝脾不和/肝气犯胃)

泻南补北(壮水制火)——泻火补水法(心肾不交)

培土制水——温脾治水(水肿)法(脾虚不运/脾肾阴虚)佐金平木——泻肝清肺法(肺阴不足/肝火上逆犯肺)

泻火润金

五、精、气、血、津液

(一)精

1.概念: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

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代谢

五、精、气、血、津液

(一)精

1.概念: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

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代谢

3.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4.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

(二)气

1.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气的生成: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

的清气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的

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生成=先天之精+水谷精气+清气,肾→先天之气、脾胃→水谷精气、肺→清气)

3.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作气化。

4.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与调控作用(生长发育迟缓早衰)、温煦与凉润作用

(手脚冰冷)、防御作用(易感冒)、固摄作用(爱出汗、大小便失禁)、中介作用(传导)

5.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是人类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的生成(先天+后天):元气根源于肾,主要由肾中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

布:元气藏于督中,通过三焦而流行布达于全身,内而五脏六

腑,外而肌肤嗪理,无处不到。生理功能:①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与肾气的功能类同;②激发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

属后天之气的范畴。宗气的生成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

宗气的生成(水谷之气+清气):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

分布: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宗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到心脉的功能)

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生成: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其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者为营气。分布:营气进人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生理功能: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生成: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其中剽悍滑利部分化生者为卫气。

分布:卫气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的约束,外而皮肤肌胰,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营气(营行脉中,与血同行。)←精华←水谷精微→剽悍→卫气(卫行脉外)

(三)血

1.血的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

2.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血液化生之源)

相关脏腑功能:脾胃、心肺、肾

3.血的运行

4.血的功能: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个方面的功能。

(四)津液

津稀而液稠津: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血脉

液:分布于骨节、脏腑、脑、髓

1.概念: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

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足将苡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代谢:生成、输布、排泄

津液的生成:脾胃的运化,大肠主津、小肠主液。

3.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充养血脉、调节血液浓度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考举例)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用补气药治血虚)、气能行血(治血压失常)、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气随血脱的原理)

2.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

六、藏象概述

(一)藏象概述

1.概念:“藏象”一词首见于内经的《素问·六节藏象论》

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征象及与自然环境相通应的现象。

(二)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1.五脏的形态、功能特点、阴阳属性

1形态:多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结构较充实的脏器。

考点 26

2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越满越好)。有藏而

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考点 27

3阴阳属性:五脏以贮藏为主,属阴。主静。包括心、

肺、脾、肝、肾。

2.六腑的形态、功能特点、阴阳属性

1)形态:多指胸腹腔中中空有腔的器官。

2)功能特点:受纳、传化水谷,“传化物”。有泻而

不藏,实而不满的特点。故临床上有“腑病多实”治六腑“宜

泻”之说

3)阴阳属性:六腑以通降为主,属阳,主动。包括小

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的形态、功能特点、阴阳属性

1涵义:奇,异也;恒,常也。有别于五脏六腑。其形态似腑,中空有腔,功能似脏,贮藏精气,包括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统称奇恒之腑。

2形态:中空有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

3功能特点:贮藏精气,有藏而不泻的特点。

4阴阳属性:贮藏为主,属阴。

4.五腑、六腑、奇恒之腑的主要区别

生理功能特点

形态性质经络表里关系

五脏

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中满、属阴、主静

有六腑

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中空、属阳、主动

有奇恒之腑

贮藏精气,藏而不泻属阴

除胆外,均无

七、五脏

(一)心“君主之官” 、 “心者,生之本。”

考点 29

1.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1)主血脉:指心气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调控血液在脉道

中循行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功能正常的三个条件:考点 30

①心气充沛②脉道通利③气血充盈(前提条件,心波如常)

2)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古称“心藏神”

指心具有统率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

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2.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为火(阳)

脏。以阳气为用,心的阳气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全脉,兴

奋精神,使人生机不息。如《血证论》说:“心为火脏,烛照

万物。”

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主要是由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功能所决定。

3.生理联系

1)心与小肠相表里(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3)开

窍于舌(4)在志之喜(5)在液为汗(6)心主夏

(二)肺考点 31

1.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行水

1)主气司呼吸

肺司呼吸:是指肺有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

气,以实现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主气:指肺有主持和调节一身之气的功能。

2)肺主宣发与肃降

主宣发: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宣通向外布散的运动特点。

主肃降:肺气以下降为顺。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肃降的运动特点。

3)肺主行水: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

对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又称“肺主行水”。

2.生理特性

1)肺为相傅主治节(肺朝百脉,主治节)

心为君主,肺为相傅,肺辅助心脏对全身起着治理调节作(对所有功能的高度概括)。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治理调节呼吸运动;②调节全身气机;③治理调节血液运行;④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2)肺为娇脏(肺为华盖)

肺为清虚之体,不容纤芥。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易受

外邪侵袭,不耐寒热,无论外感或内伤病变,皆可病及于肺,

故称为娇脏。治疗用药当以轻清,宣散为宜。

3.生理联系

1)肺与大肠相表里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3)肺开窍于鼻

4)肺在志为悲(忧)

5)肺在液为涕

6)肺主秋

(三)脾“气血生化之源” 、 “后天之本”

1.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1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物化成精微物

质,并将其输送至全身的生理作用。

2主升清:清,水谷精微,脾主升清是指脾有将吸收

的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的作用。“脾宜升则健”。

3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有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难经》又称“脾主裹血。”

2.生理特性

1)脾以升为健

升,向上升举之意。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气得升,运化健旺,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地生成,则气血生化有源,内脏位置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反之,脾气不升,则运化失司,谷精微下流,而致便溏、泄泻,甚至发生内脏下垂。

2)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反

脾为湿土,喜燥恶湿:因脾为湿土,湿邪对脾有易感性。湿邪内侵既可损伤脾阳,又可阻遏脾气的升清,使脾失健运,《素间·宣明五气》说:“脾恶湿。”清叶天士在《临症指南医案·脾胃》中指出“脾喜刚燥”《医学求是》说:“脾燥则升”。因燥可胜湿,所以临床用药,多以香燥之品健脾化湿,而慎用滋腻助湿之品。

3.生理联系

1)脾与胃相表里

2)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3)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4)在志为思

5)在液为涎

6)脾主长夏,旺于四时

(四)肝“肝为刚脏”

1.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1)主疏泄:疏,通也,疏导、疏通之义;泄,散发之

义。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作用。肝疏泄的作用表现:

A、调畅精神情志;B、促进饮食物的消化;C、促进血液

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D、调节男子泄精和女子月经。

2)主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3)肝主疏泄与肝藏血的关系:肝藏血与肝主疏泄二者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为用,相互制约。肝藏血功能正常,肝体得养,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同样,肝主疏泄正常,气机调畅,运正常,肝藏血功能正常。

2.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主升发

2)肝体阴而用阳3.生理联系

1)肝与胆相表里

2)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3)肝开窍于目

4)在志为怒

5)在液为泪

6)肝主春

(五)肾

1.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1)主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有贮藏人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作用。肾藏精的生理作用:

A、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B、主一身之阴阳,对维持脏腑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调节作用。

C、肾精化血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

肺:行水

水脾:运化水液

肾:主水(主导作用)

3)主纳气:纳,摄纳、受纳之意。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生理特性

1)肾主封藏

肾主蛰为封藏之本,喻指肾有潜藏、闭藏、封藏的生理特

性,是对肾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而藏精气、主纳气、主生

殖、主二便等功能,是对肾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2)肾为水火之脏

肾寓真阴真阳,为一身之阴阳之根本,为五脏六腑阴阳的发源地。

3.生理联系

1)肾与膀胱相表里

2)肾在体合骨,生髓,

齿由骨质组成,与骨同出一源,故牙齿的生长和坚固亦赖

肾中精气的充养,故有“齿者,肾之标,骨之本”(《杂病源流犀烛》)的说法。若肾精不足,牙齿易松动早脱。

3)其华在发

“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的充养,其生机根源于肾精。肾藏精,精可化血。肾之华在发,即指头发的生长与润泽可以反映肾中精气的盛衰。

4)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5)在志为恐(惊)

6)在液为唾

7)肾主冬

肾与四时之冬气相通应,即人体之肾之精气在冬令最为旺盛。一年中冬季最寒冷,雪封冰冻,万物万类罐静谧闭藏以安度,五脏之肾亦以封藏精气为本,故肾应于冬时。冬令人当静少动,饮食、睡眠充足以藏养积蓄。若素虚或久病之人,则多在冬季发病,如肺病、骨关节病等一些慢性病。

八、六腑

(一)胆“中精之腑” 、 “清净之腑” 、 “中清之腑”

1.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指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2.生理特性

1胆气升发:春气主升,万物生长,人与天地相参,胆气升发,犹如春天生发之气,春天生气一来,则万物生长茂盛。

2胆汁宜降:胆属于腑,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胆贮藏的胆汁,向下排泄于小肠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胆汁属阴,以下降为顺。

(二)胃“太仓” 、 “水谷之海”

1.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

2)主腐熟水谷(初步消化、粉碎):食物形成食糜的过程。

2.生理特性

1)人以胃气为本:脏腑的盛衰取决于“胃气”的强弱。

2)胃主通降;

3)喜润恶燥∵

(三)小肠,六腑中最重要

1.受盛化物:小肠接受胃内食物,对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

2.泌别清浊:食物消化吸收

3.小肠主液

(四)大肠

1.传化糟粕

2.主津部分水液的再吸收

大小肠吸收水液变成津液→大小津液

(五)膀胱

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三焦

三焦→通道→气和水液

1.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津液)

2.生理特性

上焦如雾:宣发敷布——心、肺——散精全身

中焦如沤(液泡):腐熟运化水谷——脾、胃——消化吸

收、输送营养、生化气血

下焦如渎(水道):分清泌浊——排泄废物——肾肝、膀

——通过气化,将废物排出

九、奇恒之府

(一)脑

生理联系——魂神意魄志,肝心脾肺肾。

1.脑与心:心与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主神明上。心藏神,

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皆为心之所

司,故称其为“君主之官。”明·李梃《医学入门》曰:“有

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主宰万事万物,虚灵

不昧者是也。然形神亦恒相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为:“脑为元神之府。”2.脑与肾: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沛则髓海满盈。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髓本精生,下通督脉。肾藏精,又主命门之火。肾精能生髓充脑,命火能温煦脑髓,所以能保持脑髓的经常充足,以发挥其正常功能。若命火虚弱,肾精不足,可以导致脑髓亏损,产生种种病变,所以临床上常用补肾的方法进行治疗。

3.脑与肝

(二)女子胞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持月经:(2)孕育胎儿:

2.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脏腑:心肝脾肾

2)经脉:冲任(最密切)督带及十二经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十、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血液运行)与肺主气(呼吸吐纳)之间的关系。

2.心与脾

心主生血行血,脾主生血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3.心与肝

心主行血,肝主藏血;心藏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心与肝的关系,表现在血的运行和调节情志两方面。

4.心与肾

心肾关系主要表现在阴阳、水火的升降协调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等方面。(水火相济、心肾相交)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方面。

6.肺与肝

肺主降、肝主升,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7.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及阴液互滋方面。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方面。

9.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表现在精血互生(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互滋互制方面。

10.脾与肾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先、后天相互促进及水液代谢方面。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相合--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即一脏一腑,为一阴一阳,一表一里,其间密切配合。

1.心合小肠

2.肺合大肠

3.脾合胃(脾胃之间的关系)①纳运相合: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②升降相因:脾主升、胃主降

③燥湿相济:脾胃阴脏喜燥恶湿,胃为阳脏细润恶燥

4.肝合胆

①同司疏泄

②共主勇怯

5.肾合膀胱

十一、经络=《针灸学》

十三、外感病因

(一)六淫

六淫的生理特征

1.概念:风、寒,暑湿、燥(凉燥、温燥)、热(火)

种病邪的统称

阳邪:风、暑、热

阴邪:寒、湿

2.共同致病特点

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人体从外感受而发病。

季节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

地域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

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一或兼夹而致病。

3.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上面、头面部)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性质:阴邪,因寒为阴气盛的表现,“阴盛则寒”

致病特点:损伤阳气而表现明显寒象;分泌物、排泄物清冷。

2)寒性凝滞

性质:凝结,寒性使万物凝结;店阻滞,寒性使万物阻滞不通。

致病特点: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而产生痛的症状。

3)寒性收引

性质:收引,寒有收缩牵引之性。

致病特点: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挛急。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炎热

火:炎上

性质:阳邪,暑为盛夏火热之气,火热为阳;炎热,“阳胜则热”。

致病特点:产生一系列阳热症状。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国

性质:升散,暑为阳热之气,主升主散。

致病特点:易.上犯头目,扰乱心神;腠理开泄而多,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

3)暑多挟湿

暑季炎热,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故暑邪多夹湿邪侵犯人体。

致病特点:暑热及湿的症状夹杂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性质:阴邪,湿性类水,水属阴,故为阴邪。

致病特点:阻遏气机,湿为有形邪气,易于留滞;损伤阳气,尤易伤及脾阳。

2)湿性重浊

性质:“重”,即沉重,湿性类水而沉重;浊,即秽浊,湿性秽浊不清。

致病特点:症状沉重;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

3)湿性粘滞

性质:粘,即粘腻,湿性具有粘腻不爽之性;滞,即停滞,湿性具有滞着不畅之性。

致病特点:症状粘腻不爽;病程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水往低处走”

性质:趋下,因湿类于水,(水性重而就下,故湿具有向下的特性。

致病特点:易袭阴位,故湿邪为病多见人体下部的症状。

《素问·太阴阳明论》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性质:燥性干涩。

致病特点:易伤津液,故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

燥邪伤肺的原因:因天气通于肺,肺主气司呼吸而直接与自然界的大气相通,燥邪多从口鼻而入;肺为娇脏喜濡润,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

燥邪致病:肺津受损;甚至损伤肺络。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暑:炎热

火:炎上

性质:火热具有燔灼、升腾之性,故为阳邪,“阳胜则热”。

致病特点:明显阳热症状;易侵犯人体上部;扰乱神明。

2(火)热易伤津耗气园

致病特点:迫津外泄;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之气,

轻者气虚,重者气脱。

3(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侵犯人体,燔灼肝阴,筋脉失养,致使肝风内动;热

入血脉,轻则加速血行,重者迫血妄行,甚至血溢脉外。

4(火)热易致肿疡

火热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肿疡。

(二)疠气

1.概念: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是引起

疫疠病的致病因素。

2.疫疠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一气一病,病状相似

3.影响疠气发生的因素

气候反常、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预防隔离工作不当、社

会因素。

十四、内伤疾病

(一)七情内伤

(七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每年考一句

1.基本概念

七情概念: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七情内伤的概念:引起脏腑功能紊乱而诱发或引起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五脏与情志对应关系);

2)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

3)多发情志病(影响心主神明);

4)影响病情变化(情志刺激加重疾病)

(二)饮食失宜

相克关系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饮食不节

过饥:营养不足、气血亏虚、正气虚弱

过饱:食伤脾胃、宿食积滞、郁而化热(痢疾、痔疮)

饮食规律失常:脾胃虚弱

2.饮食不洁

饮食变质

饮食污染寄生虫

3.饮食偏嗜

偏寒偏热

五味偏嗜

食类偏嗜

(三)劳逸失度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逸:过度安闲、缺乏劳动锻炼

十五、病理产物

(一)痰饮

1.概念:痰饮是一种水液代谢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2.痰饮的形成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疫疠。

病机:肺、脾、肾以及肝、三焦脏腑气化功能失常。

3,痰饮致病的特点:阻碍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二)瘀血

1.概念:离经之血凝聚体内形成的病理产物和体内血液运行障碍的病理变化。

2.原因

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等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3.瘀血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机

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形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4)病位固定

5)病症繁多.

4.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疼痛、肿块、出血、望诊、脉诊方面(刺痛、青紫、涩脉→瘀通)

十六、发病

(一)发病原理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5 分)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4.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影响发病的因素很多,但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

精神状态三个方面。

(二)发病类型

1.感邪即发:感邪后立即发病者。又称“卒发”、“顿发”。

2.伏而后发

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不当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

3.徐发:指徐缓发病者,又称缓发。

4.继发: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病症。

5.合病(《中诊》六经辨证)与并病

合病是指两经以上或两个部位以上的证候同时出现。如太

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

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或一个部位

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个部位证候。临床常见气血两燔、胃脘痛并发大出血等。

6.复发基本条件:

邪未尽除

正虚未复

诱发因素

疾病少愈及复发:多见较重的外感热病如湿温休止与复发交替:如哮喘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如胆结石

十七、病机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1.虚实病机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處中夹实——如脾虚所致水肿

实中夹虚——如邪热炽盛灼津所致气阴两伤证

2)虚实转化

由虚转实

由实转虚

3)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真实假虚

(二)阴阳失调

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

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

衡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1.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某-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阳偏盛:即阳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

偏胜或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

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而阴未衰(或虚亏不甚)“实热证”

机理:

感受阳邪

五志化火

邪郁化火

阴邪从阳化热

阳偏胜——壮热、面红、目赤、便干、苔黄、脉数等症状

临床特点:热、动、燥

病机趋向:“阳胜则阴病”

阴偏胜:即阴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

气偏胜,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盛而阳气未衰(或虚损不甚)“实寒证”

机理:感受寒湿

过食生冷

阴偏盛——形寒、肢冷、舌淡、下利、脉迟等症状

临床特点:寒、静、湿

病机趋向:“阴胜则阳病”

2.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

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

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机理:

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饮食失养

劳倦内伤

久病耗伤

阳偏衰——寒象: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舌淡

脉迟等虚象:倦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

临床特点: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最为重要。

鉴别:“阳虚则寒”:虚而有寒,以虚为主;

“阴胜则寒”: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阴偏衰:即阴虚。是指人体阴气不足,因而出现燥、热升、

动和化气太过等阳气偏亢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机理:

阳邪伤阴

五志过极化火

久病伤阴

阴虚阳亢

阴虚火旺

阴虚内热

临床特点:以肝肾阴虚为主,尤以肾阴虚最为重要。

鉴别:“阴虚则热”:虚而有热,以虚为主;

“阳胜则热”:以热为主,虚象不明显。

3.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

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

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阳虚,形成了

以阴虚为主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阳损及阴:是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4.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双方相互

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

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

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种病理状态。

病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病机:阳盛于内,格阴于外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假寒之象。(真热假寒证)

5.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脉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亡阳: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能突然

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表现: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疲、脉微欲绝。

2亡阴: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属阴的功能突然

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种病理状态。

表现: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

(三)精气血的失常

1.精的失常

1)精虚(肾精的亏损)

机理: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养

房劳过度

临床表现:小儿生长发育异常,成人体弱多病,男子不育,女子不孕。

2)精瘀(男性精道瘀滞)

机理:

房室不节

情志内伤

邪阻精道

临床表现:排精不畅,伴精道疼痛、睾丸胀痛、小腹坠胀或血精。

2.气的失常

1)气虛(气的量减少):气虚是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气的化生不足,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气的消耗太多

如:劳倦内伤、外感热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精神萎顿、倦怠、神疲乏力、动辄气喘、四肢无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

2)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

气滞:指气的流通不畅,郁而不通,导致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

情志抑郁不舒

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之邪

脏腑功能失调

临床共同病理表现:闷、胀、痛

气逆:指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肺、胃、肝等。

脏腑病变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等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

肝气上逆——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的病理状态。

气陷病机多由气虚发展而来,与脾气虚损关系最为密切。

气陷的病理表现:

上气不足:头晕、眼花、耳鸣等。

中气下陷:胃、肾、子宫、肛门位置相对下移;少腹坠胀、便意频频。

气闭:指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

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情志抑郁或巨大的精神创伤、或外邪、痰浊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甚或四肢拘挛;呼吸困难,气急鼻煽或面青唇紫。

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慢性长期消耗、汗吐下太过、大出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

3.血的失常

1)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态。

面色不华,唇甲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

2)血运失常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或瘀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出血:血液不循常道,逸出脉外的病理变化。

(四)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不足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五)内生五邪

外感六淫——暑=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与外感无关

1.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脏等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邪致病的病理变化。

2.内生五邪的内容

1风气内动(内风、肝风)

病机: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以风动之症为基本特征的病理变化。其病多与肝有关。《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特征:眩晕、抽搐、昏仆、口眼歪斜、两目上视等。

2寒从中生(内寒)

人体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而阴寒内生,其病多与肾、脾关系密切。

寒从中生:阳虚阴盛、温煦失职——寒象阳气不足,气化

功能低下,人体代谢功能减退——病理性产物滞留。

3湿浊内生(内湿)

由脾之运化失职,津液的生成与输布功能障碍,而水湿内停所致。

4津伤化燥(内燥)

体内津液耗伤而出现干燥失润特征的病理变化,就其与内脏的关系:肺燥、胃燥、肠燥常多见。但推究其根源,上述脏腑的燥皆起于阴液不足,故终与肾水之亏乏密切相关,治疗上也当补其源。

5火热内生(内火)由脏腑阴阳失调而致。火热内生——阳气过盛:气有余便是火(病理之火、壮火)

邪郁化火:六淫之邪从火而化;痰、瘀血、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

五志郁而化火:情志过激或抑郁,气机郁遏,久而化火

阴虚火旺:阴虚不能制阳,虛热内生而化火

十八、防治原则

(一)预防

1.概念

2.未病先防: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

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1)养生以增强正气


责任编辑:hbjyj

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刷金题,记口诀

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福利 不错过

上一篇:中医基础理论

下一篇:【常识积累】“中医”考点汇总

更多学习平台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移动端官网
    移动端官网
  • 腾讯课堂
    腾讯课堂
  • 喜马拉雅音频
    喜马拉雅音频

如何购买
会员功能
积分兑换
退款制度
题库使用指南
课程与图书
精彩专题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支付方式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客服电话:400-606-1615
  •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 移动官网

    移动官网

  • APP下载

    APP下载

  • 音频听课

    音频听课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