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注册金英杰账号
一、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 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 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 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 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 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 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八) 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 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 → 发生坠床时 → 护士立即赶到 → 通知医生 → 查看受伤情况 → 判断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 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准确记录 → 做好交接班
二、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 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 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 被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 内抽血查HIV 抗体, 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 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 反复冲洗 → 消毒 → 伤口处理 → 抽血化验检查 → 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 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三、处理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医疗投诉发生后,科室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引起的一切后果。
(二) 由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科室应先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
(三) 主管部门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立即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主任护士长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的材料;然后,找有关责任人调查了解问题的详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向分管副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四) 对主管部门已接待,但仍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当事科室在一周内备齐所需病案摘要、原始病案、有关资料及科室意见。
(五) 当事科室指定专人出席医疗事故鉴定会。
(六) 患者及家属向法院起诉后,当事科室指定专人和律师代表医院出庭,必要时职能部门陪同。
(七) 医疗主管部门根据医疗纠纷的性质对科室和个人提出行政处理意见,并提请院办工会决定。
【程序】
向主管部门报告 → 科室调查处理 → 主管部门 → 当事科室了解情况 → 协商解决 → 患者不能接受 → 向分管副院长汇报 → 仍无法解决时 → 医疗鉴定 → 出席医疗事故鉴定会 → 医疗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 院办工会决定
四、住院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为4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二)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副肾素1mg 皮下注射、非那根50mg 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 静脉滴注,并监测患者脉搏、血压。当患者出现脉搏细弱,大汗淋漓,口唇发钳,血压下降时,遵医嘱给予升压,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应严格控制滴速。
(三) 迅速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及药品(如气管切开包、喉镜、开口器、吸引器、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 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行气管切开术。
(四) 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五)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六) 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
1.整理床单,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2.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今后避免使用同类及相似药物,病历上注明对某药过敏。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七) 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 向患者详细讲解发生过敏的原因,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程序】
立即抢救 → 通知医生 → 继续抢救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观察生命体征 →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五、急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急诊患者要做检查或住院时,医护人员要详细向护送人员和家属交待患者病情,以及路途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电话通知所去科室,交待患者病情,嘱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二) 护送人员在途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对出现的情况作出判断并采取应急措施。
(三) 患者一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就地抢救,将患者头向后仰,畅通气道,做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同时根据发生的地点来进行不同的后续抢救措施。
(四) 如发生在途中或辅助科室,护送人员应边抢救、边电话通知急诊室,急诊室派人员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去接应抢救患者,可适时转入抢救室,中途不得间断抢救。
(五) 如发生在离住院病区较近时, 首先通知病房医护人员接应抢救患者,同时通知急诊室,急诊室医护人员去病房共同参加抢救,患者初步抢救成功后,方能返回急诊室。
【程序】
就地抢救 → 呼叫救护人员 → 转至急诊室或病房 → 继续抢救
六、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臵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试好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者吸氧,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
(二) 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臵推至床旁,给予吸氧。
(三) 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缺氧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四) 通知器械维修组进行维修。
【程序】
备用氧气袋接吸氧管 → 继续吸氧 → 或接备用氧气筒 → 观察病情 → 通知维修
七、吸痰过程中中心吸引装臵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先分离吸痰管与中心吸引装臵,然后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吸痰,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二) 如注射器抽吸效果不佳,连接备用吸痰器(或洗胃机) 进行吸引。
(三)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再次吸引。
(四) 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
【程序】
分离吸痰管 → 接注射器抽吸 → 接备用吸痰器 → 观察病情→ 通知维修
八、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应先关闭洗胃机,分离胃管,流出胃内容物,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二) 将备用洗胃机,立即推至患者床旁,连接胃管继续洗胃。
(三) 若备用洗胃机也在应用,立即用量筒或50ml空针进行灌洗,直至洗胃液澄清无味。
(四) 立即通知维修组,维修洗胃机。
【程序】
关洗胃机 → 分离胃管 → 流出胃内容物 → 接备用洗胃机或量筒→ 继续洗胃 → 观察病情 →通知维修
九、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预案及程序
【风险预案】
(一)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氧气持续吸入3~4L/min,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二) 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50~100mg静推,必要时可5~10min重复使用,直至窒速控制或总量达3mg,而后以1~3mg/min静滴维持48~72h。
(三) 准备好器械及药物,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起搏电极、临时起搏器械包、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四) 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如不成功,可重复除颤,最大能量为360J。
(五) 必要时行临时起搏器臵入术。
(六)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七) 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应:
1.安慰患者和家属,对行电复律患者,擦净胸部皮肤。
2.如已安臵临时起搏器,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起搏与感知功能是否正常,妥善固定起搏器与导管电极,嘱术侧肢体制动,交待注意事项。
3.抢救结束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立即抢救 → 通知医生 → 继续抢救 → 观察生命体征 →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十、住院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 住院患者因病情变化发生猝死时,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就地抢救。
(二) 首先要判断和证实病人发生心脏骤停,其最主要的特征为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紧急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参与抢救。
(三) 若患者为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首先给予心前区捶击,其他医务人员准备除颤仪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若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反复进行除颤。
(四) 若患者非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直至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
(五) 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六) 及时采取脑复苏,头部臵冰袋或戴冰帽以保护脑细胞。
(七) 抢救期间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并有一人随时做好有关抢救观察记录。
(八) 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士要作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关心、安慰患者和家属,为他们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 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立即抢救 → 通知医生 → 继续抢救 → 观察生命体征 → 告知家属 → 记录抢救过程
扫描二维码 下载官网APP |
扫描二维码 领取更多福利 |
金英杰医学教育 (jinyingjie.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07444号-3 京ICP证160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88号 京网文(2017)9355-1061号